咨询投诉

咨询投诉

  • 全国报名服务电话
  • 咨询电话:139-1155-5994
  • 联系老师:王老师
  • 咨询电话:139-1019-9904
  • 联系老师:李老师
  • 办 公 室:010-62761189
  • 电子邮件:pku@ceopx.cn

后EMBA李佐军:十九大报告为何反复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28 15:18:33    作者:企业培训网小编   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如何既保证新旧动能顺利转换衔接,使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又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所有转型期经济体不容忽视的重大挑战。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发展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多个学术团体职务,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专家。

  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硕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

  问:字字千钧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您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哪些层面?

  李佐军: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即满足人、依靠人、引导人。

  满足人,是指满足人的四大类、多种不同需求,即吃、穿、住、行、用等物质需求;快乐、情感、安全、尊重、理想等精神需求;健康、学习、就业等成长需求;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平等权等权利需求。

  依靠人,即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人的各种行为,实现各种发展结果。

  引导人,包含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分工安置人三个维度,即通过各种制度引导人的行为;通过资本、技术、装备、信息等不同生产要素全面提升人的能力;把每个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行业与区域,实现人尽其才。

  换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题中之义。

  问:我们向往“人的全面发展”,也重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句话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李佐军:共同富裕主要指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且收入分配差距较为合理。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的状态,比单纯的物质丰沛、生活富足层次更高,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全面、大写的人。

  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上,就不单单是停留在全面小康阶段人们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是全方位需求的满足,包括公平的收入分配、优美的生态环境等。

  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所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时代意义何在?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李佐军: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一条红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缝对接,贴合紧密。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放在一起来提,正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关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从需求侧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均GDP增长到8000多美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这些年社会热议的群体焦虑,就反映出人们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权利保护、伸张公平正义的渴望。

  从供给侧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好了,平均身高体重上去了,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个体的技能、智慧、情趣、品位等或许也未获得相应比例的提升。那么,这个个体的发展是畸形、跛脚、非均衡的。

  今天,中国早已告别总量短缺时代,但各区域各领域间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使得很多人精神需求、生态需求、权利需求以及高品质的物质需求等仍难以满足。

  举个例子,这些年,人们对蓝天白云好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看重,宁愿少吃点、少用点,只愿换来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背后的原因,就是物质效用边际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在我国供给体系里,像清洁的水、安全的食物、环保的产品等,有效供给还不足,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观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井喷式增长,发展却仍不平衡不充分,还需大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更持续、更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国民素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潜力,意义深远。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佐军: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我国主要有三大挑战:

  “粗”与“细”。要有统筹全局的气魄,也要有抽丝剥茧的细致,将顶层设计与个体努力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很多。在鼓励个人奋斗的基础上,无论是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制度层面的支持,还是资本、土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要素层面的支撑,抑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分工深化方面的配合,都缺一不可。既需要顶层设计,完善发展环境,也需要个体努力,抓住发展机遇,挑战性极强。

  “快”与“慢”。要鼓励“踮踮脚”,也要鞭策“加速跑”,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我们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间、城乡间、各群体间差距较大,很多地方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一样,有些处于工业化甚至是后工业化阶段,有些还在工业化早期。这就导致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发达地区可能只需抬抬脚跟,而贫困落后地区则要奋力奔跑。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地区特点,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尽可能缩短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差距,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一挑战。

  “新”与“旧”。要化解旧矛盾,也要培育新动能,将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化解存量矛盾,这一过程中难免要付出“阵痛”的代价。如何既保证新旧动能顺利转换衔接,使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又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所有转型期经济体不容忽视的重大挑战。

  问:经过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您认为目前有哪些利好?

  李佐军:有利条件主要来自三方面。

  从认知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形成了广泛共识。十九大报告让大家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变化,明确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个认识统一了,才能真正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切实在发展中解决百姓诉求,补齐民生短板。

  从保障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健全,物质供应极大丰富,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前提。

  从实践层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智力储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掌握的知识、信息、技能呈指数级增长,这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夯实了智力资源之基。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步稳蹄疾,推出1500多项改革方案与措施,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立起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根底。

  问: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千头万绪,抓住“牛鼻子”从哪儿入手?

  李佐军:我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理念上,要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政府都应该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举措,把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不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在制度上,要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靠制度来保障人的发展权利,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使个体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得生产要素,让人人拥有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

  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依赖于权利保障与公平分配,必然涉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这些利益固化的藩篱怎么破?“硬骨头”怎么啃?

  李佐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要满足人的多维度需求,需要迎难而上啃“硬骨头”,打好一系列改革攻坚战。

  完善产权制度是基础,有恒产者有恒心;“放管服”改革要深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化国企改革要提速,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维护公平竞争很重要,否则相当一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不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如果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财政”依然持续,城市居大不易,城乡居民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司法改革要到位,让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还有,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关乎公平分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关乎风险防范;加强社保制度改革,关乎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医疗、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等,这张兜底的网必须织得又密又牢。


  文章相关课程:

  查看简章:北大后EMBA商业领袖项目

  电话咨询:13911249815 李老师


  本信息由最具权威性的培训网-中国企业培训网(http://www.ceopx.cn) 小编整理编辑发布,本站部分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侵权请告知,电话:010-62761189 ,我们将及时处理删除信息,同时,欢迎您加入企业培训网微信公众平台:www-ceopx-cn,移动互联时代可以更快更方便的了解您想要的新闻资讯!